1、习近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2、生态环境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7月12日在西安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在致辞时表示,我国采取节能降碳减排、建立完善碳市场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风电、光伏装机稳居世界第一。 国内新闻 1、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总体平稳 配额发放将趋紧 全国碳市场运行近两年来,不仅参与的企业在增加,碳排放权的分配和市场的运行管理也更加合理。专家介绍,随着碳市场运营步入正轨,碳配额的发放将逐步收紧,促使参与交易的企业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控制和减少排放。 2、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办 今年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陕西西安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洪江出席活动并致辞。全国低碳日期间,生态环境部举办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绿色低碳技术路演活动。 3、商务部: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推动开展CBAM等措施的专题讨论 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7月13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于今年5月完成立法,后续欧方还将陆续发布有关实施规章草案征求意见。中方将继续坚持提案驱动,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与各方一道,推动就包括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在内的绿色贸易政策措施开展专题讨论,确保有关措施符合世贸规则,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4、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 7月12日,生态环境部在“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发布了《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通过发布《评估报告》,积极推广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动城市层面的气候行动与低碳转型取得新突破。评估结果为优良的城市中,北京、深圳、烟台位居前列。 5、外交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努力 7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毛宁表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积极努力。 6、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4%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0日启动。在当日于广州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十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了26.4%,我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7、中方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工作重回正轨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在10日开幕的2023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表示,面对严峻的全球发展环境,国际社会需要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工作重回正轨。戴兵表示,要完善全球治理,营造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国际环境。 8、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发布! 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由西北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发布了“肩负责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联盟轮值主席高校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宣读共识要点。 9、中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排放交易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刘文博11日在西安举行的“迈向COP28: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贡献——早期预警与适应气候变化”主题活动上表示,总体来看,目前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10、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能源领域贷款3461亿元 据报道,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聚焦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重点支持了一批油气管网、光伏、风电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能源领域贷款3461亿元,同比增长18%。 11、解振华:中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立场不会改变 第二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暨国际研讨会7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尽管当前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国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决心和立场不会后退,更不会改变。 12、河北省工信厅等三部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建设绿色工厂 发展绿色园区 河北省工信厅7月3日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方式贯穿铸造和锻压生产全流程,开发绿色原辅材料、推广绿色工艺、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13、《石家庄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7月11日,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石家庄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按照全市碳达峰总体目标,科学合理设定石家庄市工业领域目标,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消费品等行业为重点,持续降低工业领域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4、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7月1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全面落实源头减排措施后,将实现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据了解,成都大运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成都大运会遵循“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 15、《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发布:中国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新高 近日,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应对”主题论坛上,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集中呈现中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 企业动态 1、河钢发布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近日,河钢正式发布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从“更高端、更绿色、更智能、更信赖、更暖心”五个方面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展示了河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动和绩效,诠释了用绿色钢铁创造人类更可持续美好未来的愿景。 2、一年减少碳排放1765.5万吨 微信支付发布低碳成绩单 微信支付发布《2022微信支付用户低碳成绩单》,总结了过去一年用户依托微信支付的低碳减排成果——数据显示,数亿微信支付用户在过去一年通过在线缴费、在线政务、绿色出行、扫码点餐及开票等工具共减少碳排放1765.5万吨。 3、TCL计划不晚于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绿电绿证是主要降碳手段 TCL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近期于武汉召开,会上TCL正式官宣了“3050”碳中和目标,即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TCL科技通过绿电自发自用、绿电交易和开发或购买绿证三大途径,来改变自身用能结构,实现自身生产运营的降碳减排。 4、马钢今年绿电交易总量预计约为5.5亿千瓦时 日前,根据安徽省能源局6月份绿电交易安排,马钢分别与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安徽海螺售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旗下8家新能源电厂完成了2023年度首笔省内绿电交易,交易量为75681兆瓦时。据悉,今年马钢绿电交易总量预计约为5.5亿千瓦时。 5、2023年预计减碳近万吨!哈啰单车助力上海市民实现绿色出行 根据哈啰单车的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民骑行哈啰单车的总里程接近4万公里,其中地铁站附近的骑行订单占比近三成,上海市民骑行哈啰单车,预计全年将减少近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6、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6亿千瓦! 近日,从国家电投获悉,随着云南耿马东老95兆瓦光伏、青岛曹城山49.8兆瓦风电等一批项目于6月底并网发电,国家电投管理电力总装机达到2.37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60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6780.68万千瓦,风电装机4841.31万千瓦。 7、国网冀北电力公司“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成立 6月26日,公司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以柔性团队的组织形式开展工作。“双碳”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服务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行动,高效支撑公司争创“两个标杆”,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国际新闻 1、欧盟通过有关电池和废电池的新法规 欧盟理事会10日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电池和废旧电池管理的新法规。该法规将规范电池从生产到回收和再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确保其安全、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该法规将由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签署,并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20天后生效。 2、国际海事组织通过“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 国际海事组织(IMO)是由175个成员国组成的联合国机构,负责制定全球航运标准,近日宣布通过“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包括到2050年前后实现国际航运净零排放的新目标,并确保到2030年使用低温室气体排放燃料。 3、加拿大山火碳排量创新高 已达1.6亿吨 加拿大的森林火灾继续肆虐。根据欧盟负责地球观测的哥白尼大气监测局估计,这些破坏了大片土地的现象今年向大气排放了创纪录的1.6亿吨碳。报道称,这些火灾还可能在全球变暖方面造成恶性循环,因为森林是天然的碳汇。 4、阿联酋修订其《巴黎协定》排放承诺 阿联酋修订了其《巴黎协定》的排放承诺,作为即将召开COP28的主办国,首次设定了绝对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宣布了排放交易机制的计划。 5、英国也要将航运纳入ETS中,但只包含其国内航运 7月3日,在公布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中,英国排放交易计划(ETS)管理局宣布,英国排放交易计划(UK ETS)的范围将从2026年起扩大到包括国内海运,并将适用于5,000艘船舶GT及以上。管理局还宣布从2028年起将废物行业纳入该计划,并表示打算在2026年分阶段取消航空业的免费碳配额。 6、澳大利亚年耗塑料碳排放相当570万辆车 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澳2019至2020财年消耗的塑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为1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报告称,这意味着澳大利亚人每年因塑料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和570万辆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相当。 7、世界气象组织:南极海冰面积创6月历史新低 世界气象组织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和6月的全球海面温度分别创历史同期新高,南极海冰面积也创下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6月的历史新低。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全球海面温度上升将影响渔业分布和海洋环流,并对气候产生连锁反应。在爱尔兰、英国和波罗的海周围,气象学家都观察到了极端海洋热浪。 来源:河北碳排放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一周碳要闻(7.3-7.9)
下一篇:河北降碳产品开发核证总规模累计达到510万吨
网站管理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唐山市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服务中心
唐山市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服务中心冀ICP备16023196号-1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5-5916087
地址:唐山市路北区西山道7号